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共筑“健康丝绸之路”!我院外三科承办"一带一路"胃肠及腹腔肿瘤诊疗国际培训班

时间:2025-05-19

5月15-16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与《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英文)》杂志联合主办,我院外三科承办的“一带一路”微创外科学术交流暨第六届普外科胃肠及腹腔肿瘤诊疗国际培训班在本部院区举行,来自越南、伊朗、斯里兰卡等国的16位胃肠外科专家参与活动。党委书记李立平,河北省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副院长赵群,常务副院长何宏涛等出席。活动通过学术研讨、技术创新展示及手术演示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医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学合作。

李立平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历经70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普通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胃癌、结直肠癌等领域诊治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尤其在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技术方面成果显著。外三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率先开展3D/4K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完成世界首例5G远程机器人胃肿瘤切除,并成功实施双向远程机器人胃肠肿瘤手术研究,手术精度和稳定性达国际先进水平。他表示,本次活动延续了医院援建尼泊尔肿瘤中心、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训联盟妇科内镜医师培养项目的国际合作传统,旨在构建胃肠肿瘤诊疗国际化技术协作平台,深化友谊、加强协作,共谱“一带一路”外科交流新篇章。

李勇教授指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其健康之路作为重点目标,推动了沿线国家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希望通过本届培训班加强各国医疗机构合作交流,分享医疗前沿知识,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患者。

本次会议由外三科主任张志栋教授主持,学术环节由王冬教授主持。张志栋教授介绍了科室情况,李勇教授围绕团队首创的综合评估体系在腹腔肿瘤(胃肿瘤及腹膜后)诊疗中的落地实施与实践再思考展开讲解,田园副主任医师介绍了机器人技术及其在胃外科中的应用,杨沛刚副主任医师分享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胃肠肿瘤中的应用与体会。各国外科医生围绕上述内容展开讨论互动,交流了胃肠肿瘤、减重代谢等领域经验。

在手术演示环节,赵群、张志栋、赵雪峰、檀碧波等教授开展了机器人、腹腔镜及开腹胃癌根治性手术。专家们通过精湛的手法、流畅的操作与细致的讲解,集中展示了我院手术最新进展与技术水平,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斯里兰卡加勒国立医院Manatungage Rasitha Saneth教授评价:“中国在胃癌机器人手术的标准化流程和远程医疗技术创新令人震撼,期待建立长期技术合作机制。”培训期间,各国医生还围绕胃癌新辅助治疗策略、手术方式、减重代谢手术并发症防治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此次培训是我院践行“一带一路”医疗合作倡议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国际化学术平台,不仅推广了我国胃癌综合治疗的“中国标准”,更深化了与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技术转化领域的合作。外三科将持续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引领作用,以机器人手术技术革新、创新性综合评估及全程化管理模式输出为重点,为“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贡献四院力量。

外三科